考古学家发现了令人惊讶的基因证据,表明公元7世纪埋葬在英格兰南海岸两端的两位个体拥有近期西非血统。
这项发表在《古物学》杂志上的发现,颠覆了几个世纪以来关于中世纪早期移民规模和文化联系的传统观念。
这一发现源于对两处盎格鲁-撒克逊墓地的DNA分析:一处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肯特郡的Updown(住宅区),另一处位于西南部多塞特郡的Worth Matravers(沃斯·马特拉弗斯)。
那里埋葬的大多数人都拥有北欧或西不列颠和爱尔兰血统,这是常态。然而,每处墓地中都有一人情况不同。
在厄普当,研究人员分析了一名11至13岁女孩的遗骸,她的陪葬品包括一个法兰克高卢装饰的陶罐、一把可能与基督教仪式相关的勺子、一把骨梳以及其他陪葬品。
在沃斯马特拉弗斯,他们分析了一名年轻男子,他与一名年纪较长、无亲属关系的男子一起下葬,旁边还有一个用当地石灰石制成的锚。
在这些案例中,线粒体DNA(由母亲遗传给孩子)与北欧血统相符。
常染色体DNA显示,他们与现今撒哈拉以南西非的约鲁巴人、门德人、曼登卡人和伊桑人有20%到40%的遗传亲和性。
统计模型表明,每个个体可能都有一位来自萨赫勒南部地区的祖父母,他们可能在公元500年代中期到600年代初期的某个时间来到欧洲。
这些结果表明,存在着规模虽小但意义重大的人类迁徙,将英国与欧洲大陆,甚至可能与非洲连接起来,这或许是通过拜占庭控制的北非和长途贸易网络实现的。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人类DNA——以及由此产生的人员流动,而非仅仅是物品的流动——现在开始揭示与欧洲大陆、拜占庭和撒哈拉以南非洲之间远距离互动的本质,”Updown研究的主要作者、中央兰开夏大学的邓肯·塞耶教授说道。
这名女孩被埋葬在肯特郡,当时正值塞耶所说的该地区的“法兰克时期”,肯特郡与欧洲大陆以及芬格尔舍姆等王室中心的密切联系。
然而,沃斯马特拉弗斯位于盎格鲁-撒克逊文化核心区之外。
“这两个人的迷人之处在于,这种国际联系在英国东西部都有发现,”塞耶说道。
沃斯·马特拉弗斯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的塞里德温·J·爱德华兹博士表示,研究结果“强调了中世纪早期英格兰的国际化性质,表明当时的人口构成多元化,虽然彼此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但仍然完全融入了日常生活。”
这项研究丰富了历史,表明欧洲早在大航海时代之前就与非洲有着联系。
虽然罗马帝国确实与北非有过接触,例如招募士兵和进行黄金、象牙等商品贸易,但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联系却十分有限,且缺乏详尽的文献记载,这两处墓葬如今为这些接触提供了确凿的遗传学证据。
参考资料:
邓肯·塞耶等(2025),“七世纪英格兰的西非血统:两位来自肯特郡和多塞特郡的古代人物”。
M·乔治、B·福等(2025),“古代基因组揭示后罗马时代多塞特郡沃斯马特拉弗斯村的国际化血统和母系亲属关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