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惨烈的灾难性事件,让地球的姐妹金星彻底“黑化”

发布日期:2025-08-21 20:21    点击次数:64

金星身上的诸多谜团可能都与一次巨大的天体撞击事件有关。

“信使”探测器拍摄的金星。在可见光波段,我们无法看到金星表面,只能看到笼罩着金星的浓厚云层。

NASA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太阳系的早期,天体撞击是家常便饭。地球在一次巨大的撞击后获得了月球;火星也可能是在被天体撞击后,有了不对称的地表特征。那么,地球的“姊妹”——金星是否也有相似经历?

金星和地球轨道相邻,且二者的体积、质量都相仿。但今天的金星不仅拥有气压超高的浓厚硫酸大气和酷热的温度,其自转特征也极为异常。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个逆向自转的行星,它的自转周期极长,大约相当于243个地球日。其表面环境和地球迥异。而且金星还没有卫星。

金星反常的逆向自转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天体之间的碰撞。但其身上的其他特性,是否也与之相关?

以瑞士苏黎世大学M. Bussmann博士为首的一个科研团队,近日使用一种被称为“平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的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精准追踪物质在极端碰撞过程中的运动和变化,重现了金星在诞生早期被巨型天体撞击的多种场景。研究人员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解释金星身上的这些异常特性。

研究人员假设金星在形成初期已是一个内部“差异化”的行星——它拥有一个占总质量的30%铁质核,以及一个占总质量70%、主要成份为橄榄石(镁橄榄石)的幔。

这样一个金星在模拟中被质量相当于地球1%至10%的天体撞击——以今天的标准来看,这些天体确实巨大无比。模拟撞击的速度从每秒10千米至15千米不等,撞击角度从正面“硬刚”到侧向“碰瓷”皆有。研究人员还测试了不同初始温度与自转姿态对撞击结果的影响。

通过这样的数字化“撞击实验”,研究人员得以对金星的自转状态在被撞击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以及撞击产生的碎片是否会形成环绕金星运行的物质盘进行分析。

结果令人吃惊——模拟显示,无论是“静止”的金星遭遇正面撞击,还是自转的金星被火星般大的天体斜向擦过,均有可能导致金星的自转变得如今天般缓慢异常。

而在所有能够产生符合金星今天自转特征的撞击场景中,都只有极少量的碎片能够形成物质盘,而且这些物质盘都位于金星的同步轨道以内,导致它们最终都会落回金星表面,没有充足的时间形成卫星。

研究人员由此得出结论:金星可能经历过一次巨大的天体碰撞,这次撞击不但极大地改变了它的自转特征,还无法为其带来卫星。撞击对后续的热演化也有影响,最终推动金星变成了一个地狱般的世界。

“麦哲伦”探测器使用雷达技术穿透金星云层测绘的金星表面。

NASA / JPL-Caltech参考 The possibility of a giant impact on Venus https://arxiv.org/pdf/2508.03239



上一篇:古代DNA揭示了英国7世纪骨骼的西非血统
下一篇:没有了

Powered by 排列三最有效选号法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